讲述东大

人物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讲述东大 > 人物 > 正文

“我不是未来,但我的事业是未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曹洪滔

发布时间:2023-09-07 浏览次数:

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强调,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我们的自信从哪里来?”

“我只想要平淡的‘佛系人生’不行么?”

“为什么要坚守科学的信仰?”

如何解答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打消学生对思政课的抵触,让有意义的内容有意思,让有深度的理论有温度,这是曹洪滔一直努力的方向。

从实际问题出发,在解答中逐渐带入相关历史、故事和理论,曹洪滔把系统化的理论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合在生动的案例中传授给学生。

“曹老师非常了解我们在概论课学习时所遇到的困惑。他的课程大部分是围绕提出问题并解决困惑开展的,这种深入浅出并结合实际的讲课方式既有利于我们理解知识,也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文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霍佳锐说。

2008年,曹洪滔工作后的第一门课程就是概论课。在他看来,为师者,必先明、必自明、必真懂,才能以正确的知识和正向的价值观教育塑造学生。

为此,曹洪滔不仅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遍了图书馆所有相关资料,更是听遍了所里每一位老师的课程。

“洪滔老师是个对待教学非常‘较真’的人!他08年刚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为了过‘教学关’,他把所里6位老师64个学时的课都听学一遍,有的内容还听了多次,反复听学难点、盲点知识,记录了厚厚的学习笔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任鹏说。

当他站在讲台的一刻,当他看到了学生们期待的眼神的瞬间,当他游刃有余地解答学生们困惑的时候,他,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与信念。

“上曹老师的课我更能感受到一种榜样的力量。” 杨铠溪,是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他来说,曹洪滔既是老师,是学长,也是同行。“曹老师的课坚定了我以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对自己专业能力的锻炼标准。”

理学院2016级学生李璇每次上课都会提前到教室跟曹洪滔交流,“曹老师喜欢用生动形象又幽默的语言,直接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 “希望通过我的课程,激发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与向往。”曹洪滔说。

曹洪滔用独特的个人魅力赢得了学生们一致的肯定和青睐。工作11年,他6次被学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

从白天到晚上,从工作日到周末、假期,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学生的动态。无论是生活琐事、专业学习问题,还是思想困惑和现实困扰,曹洪滔都竭尽所能地帮助学生。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张倩在写关于课程思政论文时,把握不好宏观论述与实践操作的关系。了解到她的困难,曹洪滔帮她厘清了学术论文的选题逻辑、问题的思考逻辑和内容的阐释逻辑,为她打开了新的思路。“曹老师的指导让我明白了基于现实需求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让我明白了思维方法与叙述方法的对立统一。”

“我不是栋梁,但我的事业是栋梁;我不是未来,但我的事业是未来!”这是曹洪滔在职业生涯开始时给自己的定位,也是他始终坚守在思政课讲台的初衷。